幼儿精细动作有哪些「小班幼儿精细动作哪些方面」

体育正文 125 0

幼儿精细动作有哪些

小班幼儿精细动作哪些方面

帮2-3岁孩子进行精细动作,应当如何训练?

2-3岁的宝贝处于大脑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候孩子的好奇心促使孩子的动手能力,他们会更喜欢尝试一些有“挑战性”的活动。2-3对的宝宝处于第一个叛逆期,他们会萌发出非常强的自我意识,有自己的逻辑世界,也许家长完全不理解为何宝宝会这样做,但在他们的逻辑世界里,你的做法跟他们不一样就违背了他们那个小小思维世界里的重要法则,所以宝宝会哭闹发脾气,这都是要我们大人逐步理解的。这个时期的宝宝除了生活习惯、礼仪上开始训练外,还要进行精细动作的训练。常动手的孩子头脑也聪明,所谓“心灵手巧”就是如此。那么我们可以怎样对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进行训练呢?一、升级搭积木的难度搭积木基本上是每个孩子幼儿时期都会玩的玩具,两岁起应该培养孩子的空间意识和手眼协调性。为了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可以加大难度,让孩子搭起更高的“楼房”,或者用积木造型,做出喜欢的物品样式,开动脑筋的同时,训练手部精细动作。二、正确握笔画画2-3岁的宝宝对彩色和各种图案的兴趣是很高的,所以这个时候看绘本,并由绘本产生兴趣,愿意画画。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教他们正确握笔的方式画画,锻炼手部精细动作,还有手腕的灵活度。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创作,是很好的训练方式。既能培养宝宝的艺术创造力,又能提升手眼协调力哦!三、投掷小玻璃珠或捡豆子的游戏想要训练宝宝的手部精细动作,可以玩亲子游戏,比如投掷小玻璃珠或捡豆子的游戏,运用大拇指和食指的配合,捡起较小的球状物,能很好的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能力哦!
帮2到3岁孩子进行精细动作,应当这样训练:给孩子一个物品,让他练习手部抓握能力;让孩子追随目标,180度;让孩子两个手握在一起;在远处放一件东西,让孩子伸手够东西。
在孩子两岁到三岁的时候,孩子做任何事情,家长就应该在旁边监督,也应该规范孩子一些行为,才会让孩子得到好的训练。
可以利用一些玩具,训练孩子,培养孩子,父母应该陪伴孩子,可以带孩子做一些运动,带孩子做一些小的动作。
我觉得家长在平时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些锻炼的机会,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让孩子帮助干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可以让孩子练习画画,或者是可以让孩子玩乐高。
帮2-3岁孩子进行精细动作,应当如何训练?

幼儿精细动作有哪些

看过一本育儿书,日本有位著名儿科医生说“积极使用双手使手指的触觉变得敏锐,是促进大脑发育的重要刺激”。精细动作主要是训练婴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手的灵活性,训练宝宝的手部精细动作为宝宝造就一双“巧手”,不仅能为孩子未来读书写字、弹琴绘画、甚至运动和做家务的能力打下基础,同时也迈出了宝宝智力开发最重要的一步。 前段时间,小书虫妈妈写了很多相关宝宝精细动作的文章,受到了很多爸妈的好评,有的妈妈留言,让我重点写写1~3岁宝宝的精细动作,应该重点训练什么内容。那么,今天这篇文章,主要介绍1~3岁宝宝的精细动作重点训练的10个动作。第一个动作:“塞”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游戏,训练宝宝的“塞”的动作(1)1岁左右可以玩塞小球的游戏准备材料:1个带洞的小桶、1个小碗、10个小球、1个塑料筐。具体玩法:妈妈先做示范动作,拿起一个小球,从洞口塞进小桶,做的时候,要做得慢、夸张,以利于宝宝模仿。 宝宝把小球都放进去以后,妈妈再倒出来,让宝宝再来1次。温馨提示: 在这个游戏的时候,妈妈可通过改变洞穴和物品的大小去满足不同月龄宝宝的心智需求。(2)1岁3个月左右可以玩塞豆子准备材料:1个小瓶(大小以宝宝可双手握着为宜),1个小碗,小豆子。具体玩法:宝宝用两根手指把小碗里的豆子塞进小瓶里。玩的时候,妈妈在旁边只是协助者,不要打断宝宝的专注力,宝宝可以从游戏中找到一定的规律。 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妈妈一定要注意宝宝的安全,不要让孩子把小豆子放进嘴里。第二个动作: “舀”(1)12~15个月的宝宝可以玩舀豆子的游戏准备材料:小碗2个,豆子,托盘,勺子。具体玩法:妈妈先做演示动作,用勺子把托盘中的豆子分别 “舀”到两个小碗中,然后再让宝宝模仿,用勺子一颗颗地“ “舀”到托盘中。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妈妈要提醒宝宝及时将掉了的豆子捡起来,不要把豆子塞进鼻孔和耳朵里。(2)让宝宝玩从水里舀小球的游戏准备材料:小球,盆子盛好水,1个碗,1个勺子。具体玩法:天气热的时候,可以在盆子盛好水,把小球放到水果,让宝宝用勺子把小球“舀”起来。在玩这个游戏的过程中,一定要一直有人在旁边照看,无人看管哪怕只有一会儿都是不可以的。(没有人照看的情况下,小宝宝玩水是很危险的,妈妈一定要注意。)第三个动作“倒”练习这个动作,可以让宝宝手眼协调,锻炼手的灵活性,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记忆力和专注力。(1)1岁4~5个月的宝宝可以玩倒豆子的游戏准备材料:托盘1个,杯子2个,豆子。具体玩法:在托盘中放一些豆子,让宝宝拿起托盘把豆子分别倒在两个杯子中。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如果宝宝倒不准,妈妈千万不要责怪他,在旁边要鼓励他反复练习,在妈妈的鼓励下,宝宝会做得越来越好的。(2)2岁以后的宝宝可以玩倒水的游戏准备材料:托盘1个,杯子3个(其中两个画了圆圈)。具体玩法:先在托盘里装好水,妈妈先做演示,用杯子把水从盆里舀出来,再分别等量倒到另外两个画了圆圈的杯子里去。然后再让宝宝跟着模仿练习,练习时要耐心地为宝宝讲解。练习的频率为每周2~3次,每次5~10分钟。第四个动作:夹夹子1岁8~9个月的幼儿,可以让他练习将夹子夹在指定的位置上。 先准备一个夹子(水果图案类夹),小筐,卡片纸(画有水果类图案)。在练习过程中,妈妈要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让宝宝明白“一一对应”的方式。例如:让宝宝用夹子,把卡片纸夹到小筐里,或夹到台面上等等。第五个动作“切”玩切水果游戏1岁10个月的宝宝,妈妈可以准备一些安全的塑料玩具(如果对半切开)让他练习切的动作。 例如,可以教宝宝把苹果、西瓜,梨等切成两半,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宝宝手眼协调,锻炼手的灵活性。第六个动作 “拧”玩拧瓶盖的游戏1岁半以上的宝宝,妈妈可利用家里的小瓶子让他练习拧的动作。 给宝宝准备有盖的空瓶子若干,让宝宝拧开所有的盖子后,再把所有的盖子拧紧。第七个动作 “剥”玩剥花生的游戏2岁3个月以上的宝宝,先让他练习剥开口的花生,逐渐过渡到剥不开口的花生。练习时间不宜过长,每周3次,每次10~15分钟。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妈妈一定要看宝宝,别让他把花生米放进嘴里。第八个动作“按”(1)玩按图钉的游戏2岁以上的幼儿,练习按彩色图钉,培养其手的灵活性。(2)玩按纽扣的游戏宝宝学会按图钉之后,可以学习按纽扣,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第九个动作 “卷”1岁半以后幼儿到了卷的敏感期。玩卷工作毯:20~30个月的宝宝,可以练习卷工作毯,培养他精细动作和大动作能力。卷毛巾:23~26个月的宝宝,可以练习卷软的毛巾,培养他手腕的灵活性。卷彩纸:27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练习卷彩纸,培养他手指和手腕的控制能力。第十个动作“贴”1岁8个月以上的幼儿可以练习贴各种图案。 2岁以上的幼儿可以练习用胶水贴简单的图形。给宝宝训练精细动作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妈妈在给宝宝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妈妈只是一个协助者,在旁边做好演示动作,但不宜帮宝宝完成所有动作。在练习的过程中,妈妈不要过分追求训练结果,训练只是在强化脑的功能。要遵循一个原则,在大动作发展的基础上精细动作才能得到发展。妈妈给宝宝练习精细动作时,要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做到生活化、具体化,这样效果更好。小书虫妈妈温馨提示: 父母为宝宝做各种精细运动训练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告诉宝宝人生的种种美好以及各种有趣知识的时候。当我们给孩子提供更多机会去锻炼和启蒙,孩子的启发和开拓就更丰富。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很多宝爸宝妈都会给宝宝做一些锻炼,比如精细动作。那么宝宝精细动作是什么? 对于宝宝的抬头、坐、爬。走这些大动作都被看着是宝宝成长发育的里程碑,因此也被父母时刻关注,但妈妈爸爸们有没有留意过宝宝精细动作的发育呢? 精细动作的发育和大动作的发育一样重要,但却经常被我们忽视,精细动作究竟是什么?它在宝宝的成长发育中起到什么作用?想说它有什么作用先得了解什么是精细动作?精细动作一般是指手上的动作 如捏、握的动作 屈的动作、旋转的动作 还有托、扭、拧、撕、推、抓 刮、拨、压、挖、弹 鼓掌、夹、穿、抹、拍、摇 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区别!1.精细动作和大动作都属于宝宝的动作技能,即需要身体肌肉活动的行为。2.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育是紧密配合的,因为很多人体的活动需要同时协调运用这两种技能。在宝宝3个月大时,你可能会注意到他躺着的时候把双手放在胸前(即大动作),然后玩手(即精细动作)。 3.要帮助宝宝精细动作和大动作的发育,你应该观察宝宝使用自己的手指、胳膊和腿的方式,然后给他提供其他按相似方法活动身体的机会,也许是给宝宝另一个玩具,或让他换一个位置玩,来增加一点难度。 以上就是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区别了。
精细动作是什么?人们常说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会使用工具,动物不会,而工具使用得好不好,对于人的智力也是有影响的,孩子从小就需要培养动手能力,我们可以从精细动作开始。 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细运动主要指的就是宝宝的手部活动,主要包括眼手协调、手指屈伸和指尖动作等局部活动。但精细动作不是指单纯的手部灵活度,更是指能够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科学研究表明人身体的各个部分均在大脑有相应的区域来支配,而相对来讲,支配双手的脑区域是最大的,在大脑发育迅速的幼儿期,精细运动技能的发展有利于早期脑结构和功能成熟,从而促进认知系统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宝宝的智力发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们手部运动发展的情况来得到一些信号。发育过程一出生就开始精细动作作为区别于大运动之外的运动,也是衡量宝宝发育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宝宝自生下来,精细动作就一直在发育。手部的发育进程更是从一个月就开始了:1个月:两手捏拳,刺激后握得更紧。2个月:两手依然呈握拳状态,但紧张度逐渐降低。 推荐训练方法:我们可以把宝宝平躺放在床上,让他自由挥动拳头,看自己的手,玩手,吸吮手。
幼儿精细动作有哪些

什么是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精细动作是儿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脑神经系统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早期精细运动技能发育与脑认知发育进程存在时间和空间的重合,早期精细运动技能的顺利发育和有效发展有利于早期脑结构和功能成熟,进而促进认知系统发展。同时,儿童的精细动作技能和学业成绩存在共变的关系。可见,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对儿童具有重要意义。扩展资料:儿童运动发育与大脑的发育密切相关。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大脑发育,从小给予有序的符合儿童发育规则的运动训练,对运动发育、认知能力有促进作用。 抚养人经常带儿童做多种精细动作游戏,其子女的精细动作发育商明显高于做精细动作游戏少者。因此,应该大力宣传科学的养育观,避免家长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对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
简单点来说就是比较细致的活或者是动作都可以称之为精细动作。这个需要手脑集中注意力协调的动作。比方刺绣,写字,雕刻,画画等等。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手的动作,也称为小肌肉动作,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力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本质,就是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它对个体适应生存及实现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处于发展早期的孩子而言,他们面临多种发展任务(如写字、画画够物体等),精细动作能力既是这些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是评价孩子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当然有些没有手的用脚通过努力也可以做精细动作的。
精细动作一般是指手上的捏的动作、握的动作,屈的动作、旋转的动作、还有托、扭、拧、撕、推、抓、刮、拨、压、挖、弹、鼓掌、夹、穿、抹、拍、摇。家长在训练儿童的手,应认识到促进肌肉发育和发展精细动作的作用,还要认识到手的发育与大脑发育之间的密切关系,因而在生活中我们要增加孩子的生活活动、美工活动、自制玩具等等。它有利于开发脑智慧,让孩子做好手脑协调等。还有早期精细运动技能的顺利发育和有效发展可能利于早期脑结构和功能成熟,进而促进认知系统发展 精细动作指儿童手和手指的运动及手眼协调能力,口诀为三玩手五抓七换手,九月对指一岁乱画,两岁折纸,三岁搭桥。其中的三、五、七等数字代表相对应的月龄,如五抓指5月龄可以双手主动抓物等。大运动指人体姿势及全身活动,如爬、站、走、跳等,口诀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指4个月翻身、1岁时会走路。语言的口诀为三笑五啊七假妈,九月欢迎周爸妈,指1周岁时会叫爸妈,7月龄时会无意识的发出爸爸妈妈音。
什么是精细动作?

简要说明幼儿精细动作评价的内容及方法

好 宝宝精细动作评价发育指标暂时落要太担心精细动作重训练5月大宝宝会做精细动作有:1、伸手抓握:小儿抱成坐位面前放些彩色小气球等物品物品从大小开始训练时物品放置于孩子伸手即抓地方慢慢移至远点地方让伸手抓握再给第二让抓握观察宝宝否会把物品传给另只手2、手指运动:把些带响玩具(易于孩子抓握)放孩子面前首先让发现再引导手 去抓握玩具并手摆弄除继续训练其敲和摇动作外再训练小孩做推、捡等动作观察拇指和其四指否相对方向
简要说明幼儿精细动作评价的内容及方法

儿童精细动作发展包括哪些方面?

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飞跃时期,其心理过程在开始还保持着具有形象性和不随意性的特点,而后各种心理过程的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逐步发展起来。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儿童发展的特点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即是其生理成熟与其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变化的复杂过程。在这里,生理成熟是指儿童个体作为一个生物体,其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发展是一种纯粹的生物性演变过程。而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却是一个以个体的生理成熟为基础,并与其生理机能的发展混为一体、互为表里的过程。生理机能是人的外在心理品质和行为表现的内部生理机制。人类作为一种生物体,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生物学特点,而人类个体的发展变化,作为生物性个体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必然受到人类发展特点的制约,表现出特有的规律性。儿童发展的规律性,就是在儿童随其年龄增长、身体和心理变化中普遍存在的特点。概括而言,儿童发展表现出如下五种普遍特点。(一)顺序性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其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顺序。例如,儿童身体发展方面,就整体结构的发展而言,其顺序是头部首先得到发展,而后是躯干和四肢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孩子越小,其头部在身高中比例越大的原因。在骨骼与肌肉的协调发展中,首先得到发展的是大骨骼与大肌肉,而后才是小骨骼与小肌肉群的发展与协调。所以,儿童行动能力的发展中,依照着翻身、坐、站、走和跑,然后才有可能写字、绘画等精细动作出现这样一种不变的顺序。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遵循着先具体后抽象的秩序。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这种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先前的发展变化,又是其顺序序列中紧随其后的发展和变化的基础,顺序性所具有的这一特点,使儿童身心发展成为一种连续的、不可逆转的过程。(二)不平衡性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运动,在不同的年龄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一般认为,新生儿(出生第一年)与青春期(13.14岁~15.16岁),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不平衡性,是指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身体和心理发展并不完全协调、统一的现象。就儿童发展的整体而言,生理成熟是先于心理成熟的。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要比成人低得多。但就某个具体方面而言,也有可能表现心理能力不受生理成熟条件控制的情况。例如,3~5岁的儿童的语言掌握能力和记忆能力,往往优于成年人的水平。(三)阶段性儿童发展的阶段性,指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这些特点无论从表现方式上、发展速度上,以及发展的结构方面,与其他阶段相比较,都会具有相当不同的特征。这种情况,又被称之为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例如,在学龄前的幼儿阶段,儿童认识事物的能力,主要的特点是易于形成与实物相对应的、单个的概念,而到了儿童时期,儿童的认识能力,已发展到了可以了解和掌握事物间联系的程度,但是这种联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具体事物的帮助。只有到了青年时期,人的认识能力才开始以抽象概念为基础,逻辑思维才成为人的认识能力的根本性特点。(四)个别差异性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在儿童发展具有整体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种表现于个体发展方面的差异性,来源于个体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的差别。例如,同样年龄的儿童,在身高方面有明显的高矮之分。同年龄的儿童,也会由于他们各自神经过程灵活性的差别,在学习中表现出注意力的持久性、知觉的广度方面的差异。儿童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差异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结果还是来自环境和教育的差别。而且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还能对遗传素质的优势与不足起到一定发挥与弥补作用。俗话所说的“勤能补拙”,就是对二者关系的一种经验总结。这一规律也是实行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原则的基础。(五)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儿童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成熟,虽然依赖于明确分化的生理机能的作用,但在总体发展水平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机能互补性特点,以协调人的各种能力,使其尽可能地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这种协调性,是具有生理缺陷的儿童发展的重要保障,使这些儿童不至于因某种生理机能的缺陷,而严重地阻碍其整体发展水平的实现。这一规律,也是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例如,对于听力障碍的儿童,可以通过发展其对人讲话时口型变化的精细感知能力,来与对方沟通。而听力正常人的这种潜在能力,往往被更容易实现交流的其他方式所抑制了。 以上这五种规律性的特点,从总体上概括出了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的本质性的表现。从总体上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些规律所反映出的一些更为深刻的内容,即儿童的生理成熟先于其心理的成熟;每一年龄阶段儿童发展水平、特点的充分实现,将有助于其后的发展,否则,下一阶段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阻碍;儿童的身心发展,归根结底是儿童个体的发展,尊重和顺应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是促进儿童整体发展水平的丰富性的根本道路。
儿童精细动作发展包括哪些方面?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